一、混合式教學的構建
(一)培養混合式教學概念
計算機組裝和維修課程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課程,通過這項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具有實操能力。而混合式教學在這個課程中更加適用,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人才。不僅能促使學生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還能夠根據理論知識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因此,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要將混合式教學加入到學生的課程中。通過科學的培養,從而為社會孕育出高素質的人才。在計算機維修和組裝課程中,通過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是混合式教學的目標。
(二)制定教學內容,確定課程目標
計算機維修和組裝理實一體化教程,通過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通過這項課程,從而對計算機的配置進行了解,然后當計算機出現故障后,能夠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類課程應該包括計算機的工作原理、配件參數,運行方式自以及各個軟硬件之間的結合方式等。
(三)落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在進行混合式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通過設定不同的教材,從而讓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知識點落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進行計算機維修和組裝的課程學習時,應該讓學生對這門課程進行基礎的了解,例如,軟件硬件的結合。通過讓學生在腦海形成一定的認知,從而逐漸的讓他們去理解計算機的構造,最后教師在進行系統知識的講解,以及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或實際操作,讓學生清晰的了解操作過程。通過自我認知和教師的講解后,不斷的加深學生腦海中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在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時,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組裝的整個過程。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實踐進行評價,指出學生在操作時所出現的問題,并讓學生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維修和組裝的知識。
(四)建立教學案件庫
混合式教學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所以,教師在進行上課時,需要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教師可以通過尋找經典的案例,讓學生更加充分的掌握這些知識點。在教授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加上一些實際的操作。從而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難點。另外,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后,學生一定要根據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才能夠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學會自主的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激發起自身的學習激情,還能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
(五)完善考核制度
在當前的的中職考核制度中,對于學生的評判大部分來源于期末的理論考核。通過在課程中加入混合式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平時實踐能力的考核,增加實踐操作在成績評定的比例。尤其是對實踐要求較高的課程,更應該將實操能力作為學生成績的評定標準。通過進行理是實一體化教學,從而改變學生過分依賴課本的習慣,引導學生積極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提供知識理論上和實踐上兩個方面的解釋,從而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能力。
(六)組建專業的師資團隊
想要將混合式教學真正的落實到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訓基地的建立非常重要。不論是在設備上,還是在環境上,都應該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尤其是重要的計算機配件,更應該配備齊全,通過讓學生充分的掌握硬件設施的構造,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但是在對課程進行教授的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水平來滿足課程的需要。通過教師在課程中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七)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進行精品課程的建立,利用混合式教學對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另外,及時的讓學生對課程新動向進行了解,讓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能夠于社會接軌。通過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能主動的去學習軟件新的知識。
二、在進行計算機組裝和維修時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一)實訓基地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在某些中職學校中,因為資金問題,所以實訓基地的培訓與一些企業所教授的內容存在一些差異。學生在實訓中,只是掌握一些軟件的基本操作,難以符合社會的需求,而對于社會上先進的設備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因為條件的原因,所以,教師只能讓學生了解軟件運作的基本原理。因此,因為一些限制的原因,所以混合式教學受到了制約。
(二)學生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較弱
在中職師資力量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不論教師的能力多么高,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學生需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因為實訓基本中,對相應的設備缺乏,所以,無法使學生掌握所有計算機的組裝知識。另外,因為當前的計算機病毒較多,所以,計算機的出現的錯誤存在不確定因素。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