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設計與應用研究
——以安陽市初中化學中招實驗為例*
方嘉文1,杜丙新2
(湖北師范大學 教育信息與技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0,
安陽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摘 要:目前初中化學實驗中由于課時緊張、實驗品危險性高等原因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操作能力差,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觀察法和問卷調查法,以安陽市初中化學中招實驗為例,將化學實驗以視頻、文字、圖片等形式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給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幫助學生提升學習實驗的興趣。最后,通過微信公眾號后臺數據的分析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喜愛并愿意接受微課來輔助化學實驗的學習。
關鍵詞:微課;微課程設計;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志碼:A
一、引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以多媒體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融入傳統教學課堂,并且改善了傳統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在初中教學中,化學實驗占據中招考試成績的一部分,但在實際化學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安全性等因素影響實驗的操作,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狀況是大部分時間只能利用課本或者是少量的圖片來展示實驗,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實際操作的機會較少,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將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失去興趣或者厭學等不良后果。
本研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來為學生提供一個移動學習的環境,根據安陽市化學中招實驗的重難點進行微課設計,將化學實驗的講授融入到微課中,利用動畫以及實錄相結合的模式解決實驗過程中操作時間少、實驗藥品存在危險等問題。將微信公眾平臺與微課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與獨立學習的能力,在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和學習相關實驗微課,課上根據自己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對老師進行提問,老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學生的問題,課后學生可以再次反復觀看微課,起到鞏固學習效果的作用。
二、初中化學微課程設計方案
1.選題設計
(1)學習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的學習對象主要定位在初中三年級學生,筆者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初三學生作為剛接觸化學的群體,不僅承擔著學習新知識的重任,更要著手準備中招考試的化學實驗考試,在這個階段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動手能力是作為教學人員需要重點把握的。筆者所在實習學校的學生正面臨著中招考試的壓力,經了解發現,大部分學生反映自己在課堂上很難完全把知識理解透并運用到實驗操作中,由于實驗室資源有限,學生也無法一直動手操作實驗,實驗中需要注意的許多細節難以把握,所以在綜合實習期間的觀察與深入了解后,筆者發現初三學生需要通過微課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新知識與鞏固舊知識。
(2)學習形式的選擇
初中化學實驗的考點清晰明確,重難點突出,每一個實驗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會更有利于中學化學實驗的教學。以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的微課可以運用在課前,起到預習新知的作用,也可以用在課中或者課后,有助于學生查缺補漏、鞏固舊識。本研究設計制作的微課主要選擇的學習形式是: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在課前預習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化學實驗的微課并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來提高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課后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微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有選擇的再次復習和鞏固,通過微課的課后學習,學生對所學化學實驗的細節部分掌握的更加牢固,在實際操作中能夠熟練操作。因為課前與課后的微課對學生學習化學實驗有不同的效果,筆者通過觀察研究,最終確定了本研究中的化學實驗微課時長為2-5分鐘,其中大實驗在5分鐘左右,小實驗在2分鐘左右。
(3)學習內容的選擇
本研究是針對安陽市初中化學中招實驗考試的內容來設計制作微課,其中包括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實際操作的錄播。化學實驗操作總共12個實驗,分為AB兩類,其中A類為大實驗共有4項,B類為小實驗共有8項,A類的每個實驗分值為16分,B類的每個實驗分值為6分。研究中選擇的實驗內容與考試內容緊密相連,與教材中其他知識也有著密切聯系,根據每個實驗的分值以及知識點分布情況來選擇微課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學習微課之前已經掌握一部分化學知識,微課中包含的知識點既相互獨立又互相具有聯系并且逐層遞進,具有相關性和系列性。本研究采取PPT動畫制作與實拍相結合的形式,在趣味性中包含科學性,用一系列的視頻和文字講解使化學實驗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對問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解決與分析能力,可以通過探究學習與自主學習的形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采取動畫制作微課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另外搭配上實際操作的演練視頻可以讓學習者對實驗有更加客觀的了解,有助于在實驗操作時把握細節部分。
2.教學設計
安陽市教育局在2018年1月份發布了《關于做好2018年全市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的通知》,該文件針對初中化學教學基本目標擬定了實驗操作的教學目標、基本任務、具體試題等[10]。根據文件中的具體考試要求和評分細則,本研究以十二個實驗的具體內容為基礎設計微課教案,在兼顧評分要點的條件下將內容中的每一步驟進行詳細講解,以理論知識為重點,每個知識點后播放實驗操作視頻,并在每個得分項上重點標注。教學設計方案分為AB兩類,從教學類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實驗準備以及實驗內容方面進行設計。
(1)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同,教學類型也不同。根據化學實驗操作性強、步驟多、不易理解等特點,本研究中的AB兩類實驗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為:講授法和實驗法。通過講授法來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實驗法來提高學生的操作熟練度。
(2)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中要求每個教育教學工作者要認真嚴格的關注教學目標,如化學學科的普通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對課程的總目標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11]。普通初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部分是指以下三個方面: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所以本研究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分別擬定AB兩類實驗的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指在實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化學實驗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與掌握,有的內容本質屬性比較隱秘,如在“中和反應”這個實驗中,酸堿性不同的液體在經過滴加后會有不同的現象,出現這個現象的原理需要作為重點部分。教學重難點是由教學目標決定的,所以在了解學生已掌握知識程度的基礎上,本研究根據每個實驗的具體目標確定重難點,將實驗中難以理解、抽象度高的概念知識以具體化的形式講授。
(4)實驗準備和實驗內容
實驗準備具體是指在實驗中所需的儀器設備,在化學實驗考試時學生需要清點儀器,以便于后續的操作,所以了解實驗儀器非常重要。實驗內容是指具體的操作過程,化學實驗考試注重的是操作的細節部分,如怎樣滴加酚酞溶液、點燃酒精燈的步驟等等。根據不同實驗的細節設計微課的時長,其中A類大實驗均為五分鐘左右,B類小實驗均為2分鐘左右。
3.視頻制作
微課的制作形式靈活多樣,可以采用錄屏、PPT、拍攝等多種方式,本次微課以PPT和拍攝為主,PPT講授理論知識,拍攝展示實驗具體過程。
(1)制作PPT
PPT設計應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筆者選定以扁平動畫為主,PPT素材來源于網絡,以簡潔大方的風格向學生展示理論知識。內容不宜過多,因為學生在觀看微課時,如果畫面上文字太多的話會加大學生的壓力,所以要將實驗知識加工成精煉的語句,整個PPT的播放時間控制在微課時長的一半左右。
(2)拍攝視頻
筆者選擇在安陽市第四中學的化學實驗室借助相關實驗器材進行拍攝,利用佳能6D單反相機和三腳架從多個角度錄制實驗過程。首先從全景角度將整個實驗過程錄制一遍,以確保實驗的完整性;然后根據實驗的細節要求,采用近景、特寫等鏡頭進行多次拍攝,例如在實驗前進行儀器清點時要注意實驗操作者的手勢動作,這里需要近景鏡頭;在拍攝拿取稀鹽酸這一步驟時,要拍到稀鹽酸標簽的朝向以及瓶蓋的放置,這里需要特寫鏡頭。
(3)準備音頻
音頻部分包括:講解詞以及背景音樂。講解詞根據教案上的重難點加以擴充,把簡要的評分要點有條理地向學習者進行說明,錄制時選擇安靜的環境;背景音樂選擇舒緩的純音樂,與講解詞搭配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微課更加生動有趣。
(4)微課剪輯
利用Camtasia studio軟件進行微課的剪輯,將實驗視頻、PPT視頻、講解詞音頻以及背景音樂導入素材庫后,根據實驗的目標以及分值,A類實驗在PPT視頻講解完每個操作步驟后播放該步驟的具體操作過程,B類實驗在講解完所有步驟后播放整個操作過程。
三、應用效果分析
在完成一系列的化學微課后,本研究在注冊微信公眾號時選擇以訂閱號的方式來進行微課的推送。關于微信公眾號方面,筆者完成注冊后,通過自定義菜單設置了 3 個類別,分別是:A類微課、B類微課、化學干貨,方便用戶查找微課進行學習,其中“化學干貨”由課外的化學補充知識組成,在完成微課學習后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效果反饋,以不斷完善微課的質量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為了保證研究的可行性與結果的精確性,筆者選擇安陽市第四中學初三年級的某一個班為研究對象,該班級總人數為49人,在其班主任的幫助與宣傳下共有37人關注此微信平臺。由于初三學生課業繁重,學校禁止攜帶通訊設備,所以要求每人都關注并按時觀看學習微課有一定的難度,本研究在重點關注這37人的學習狀態時也顧全其余學生對于學習微課的感受。為了獲取整個班級的反饋,筆者在得到班主任的許可后,選取了三個課間的時間在教室內播放系列微課,在最后結束時向全班49人發放調查問卷。
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后臺數據以及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大部分初三學生喜愛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并且愿意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使用。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微課的學習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并且認為化學微課對自己的實驗課學習有幫助,這一現象表明微課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方面起著一定作用。由于微課只集中展示實驗部分,未很好地結合平時所學習的化學內容,并且沒有課后測試等部分,這讓部分學生覺得微課沒有徹底解決學習方面的問題,有些知識點沒有講到,學起來比較吃力,并且現在中學生攜帶手機的情況較少,所以有大部分同學反映觀看微課并不方便,只能在課余時間完成學校的任務后才能用父母的手機進行觀看。
四、小結
隨著移動學習的發展,微課將在學習生活中占很大一部分,因此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與發現能對學習者化學實驗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輔助,以滿足面臨中招實驗考試的學生的需求,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不夠豐富,未涉及到課后習題以及學習反思部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模式還需要改進完善,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微課對于部分學生來說不是特別方便。目前關于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實驗微課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以安陽市初中化學中招實驗為例,以期為以后的實驗微課提供參考借鑒,并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夠豐富傳送微課的形式,在課程內容方面融入評價與反饋部分,真正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爽,楊宏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9):150-153.
[2]胡世清,文春龍.我國微課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6(08):46-53.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 [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3,(4):15-18.
[4]焦建利 . 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 [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3,(4):13-14.
[5]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6]馮智慧,鄭曉丹.微課新界定:從技術開發邁向有效設計——訪華南師范大學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鐵生老師[J].數字教育,2015,1(04):56-60.
[7]郭華峰,梅成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移動學習平臺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1):82-84.
[8]王曉娟. 基于微信平臺的高中物理微課開發與翻轉課堂教學建議[D].蘇州大學,2016.
[9]王云欣.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一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10]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全省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8/01/20/1516436524478.html,訪問時間:2018年3月12日
[11] 中國教育信息網.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EB/OL]. http://www.chinaedu.edu.cn/, 訪問時間:2018年3月12日
[12]龐敬文,張宇航,王夢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5):65-71.
[13]胡世清,文春龍.我國微課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6(08):46-53.
- 上一篇:基于超聲顯微技術的復合結構件焊縫熔深檢測
- 下一篇:單模型機動目標跟蹤算法仿真